【生活】整理房間,整理人生 Part 2
來到了Part 2,根據近藤麻理惠的理論,斷捨離的物品順序建議為衣物、書籍、文件、小物、紀念品。
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列出一個物品清單,把我所擁有的、使用中的、想留下的、想淘汰的,通通列出來,僅列品名,不計數量。事實上是若要計算數量就太過累人了,也並非斷捨離過程中的優先步驟。
一開始當然是流水帳地看到什麼寫什麼,從文具開始,然後美妝保養、生活雜物,然後家電類、食品、貴重物品,最後是衣物鞋包配件。
再區分為「待淘汰」、「待歸還」、「待贈送」、「心動區」。
後來在PTT的整理板看到有人分享文章,提出一個「隱性垃圾」的概念,就是目前看似有用、但終歸是要掃地出門的東西,最常見的例子便是發票了。所以也學著列了一些。
再來呢?想把房間分區,先列出各區目前的收納物品有哪些,再想想有沒有必要調整。
所以我以牆面為界,列出了玄關大門、小鐵架1號、大鐵架1號、電視上方、冰箱上方、衣櫥,大鐵架2號、小鐵架2號,書桌及兩個抽屜、書桌與書櫃中間、書櫃,最後是床跟浴室區。
再把各區現有的或者預計想收納的東西都打上去,邊想著使用物品的習慣以及期待的收納方式。
同時進行的是收納抽屜的挑選及比較、比價。
也就很理所當然地把已買、待買清單列出,包含個數、單價、品名、尺寸(外寸及內寸),也順便註明預計收納物是什麼。
所謂的外寸跟內寸,也是在逛的時候發現的;前者代表「外面的尺寸」,後者代表「裡面的尺寸」。外寸跟你放置的空間大小有關;內寸則跟你想收納的物品有關。會有所分別,主要是因為收納品本身的材質厚薄,也許你覺得只隔著薄薄的一層會差很多嗎?但是盒子上下左右前後加起來其實是雙倍的厚度,就會有幾公分的落差了。
剛下單的桌上型抽屜整理箱,就打算拿1.4L的來收納我的筆;這個外寸寬12.5x深26.4x高12cm,是約略能夠符合我的小鐵架的;內寸寬8.2x深24.5x高8cm,就算是比較長的TOMBOW雙頭色筆應該也是夠擺吧。不過後來發現IKEA有尺寸差不多的,還便宜2元......
不用長寬高,而用寬、深、高的表示方法,也是參考賣場說明的,我覺得深度更能代表「這個抽屜有多深」的概念。
除了收納品以外的其他購物清單,就是想到就寫,多半是「許願」性質,像是衣物的收納抽屜,還沒找到喜歡的,只能先列出希望的尺寸;或者後續希望增加一些居家氛圍佈置的東西;或者希望替換掉目前舊有、損壞的東西。
另外也提出一些待解決的問題,例如衣架如何收納地好用順手?非當季衣物的收納方式?書桌與書櫃中間的空間該如何利用?如何防蟑螂?
也補充了各家具的尺寸,畢竟記性不好,趁記得的時候趕快記下為上策。
然後,當然是印出來啦~
有時候靈感是要手寫才會湧現的,所以在紙上檢視是否有遺漏時,也順便幫物品再分個次類,或者重新歸類。例如生活用品可以再分為衛生用品、廚具、家電、各式袋子、其他雜物等等。
興之所至,還幫房間畫了個簡陋的平面圖,設想一下是否需要移動家具的位置。因為大鐵架2號目前是擋住衣櫥的門的,導致衣櫥只能開左半片的門,所以要嘛只把衣櫥當作儲藏室,要嘛就調整擺位讓衣櫥更方便使用。
有個小插曲是,由於我的床架壞了,床墊的草蓆也有破損,便趁最近需要續簽租約,請房仲幫忙跟房東溝通,是否可以協助更換床組。
我先上網搜尋現有床組價位大概是多少,再拍照跟房仲說明損壞情況。房仲倒是一口答應,只是看我要負擔多少費用。我提出各付一半,應該還算合理吧。房仲便叫我自己挑一下床組,畢竟是我要睡的。我就說,目前看了幾組在挑,等我確定要下訂哪組之前再通知他。房仲也強調記得開個收據。我想床組若是網購自然有憑有據,是擔心一些勞務費用,送貨來的貨運大哥不一定能開證明。房仲則說他們都會幫忙開的。
所以,更換床組應該是最後一項工程了,走著瞧吧~
在那之前,可以繼續安心整理了。